欢迎访问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!

网络阅读会让我们变浅薄吗?

z 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
  

  互联网时代,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改变:碎片化的阅读;短小的文章;可以一边开着视频,一边回手机微信,还能同时注意到邮箱提醒……

  我们不再安静专注,不再愿意付出耐心在长长的阅读文本中徜徉。有人担心,人类是否正在丧失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的能力?也有人认为,互联网开启了新的技能和思维。

  网络阅读真的让人变得浅薄吗?

  人生的分水岭

  金福林今年67岁,智能手机是一道分水岭,拥有之后和之前,她似乎活在两个世界。

  曾经的每个晚上,她坐在电视机前,认认真真收看新闻,一路看到晚间档的肥皂剧,时而点评,时而哭哭笑笑。白天与邻居们交流,她对情节如数家珍,说得头头是道。

  有了智能手机后,她学会了微信,电视机彻底沦为背景音效。依然坐在沙发上,依然开着电视,但更多时候,她低垂着脑袋,在微信群中来回穿梭,回复各种消息,偶尔抬头瞄一眼电视,便觉得自己看过剧情了。

  洗碗、做饭、打扫家务,做到一半,她也会回个微信。朋友们出去吃饭,断网让她焦虑不安。无奈之下,她多次要求女儿帮自己的手机办理4G上网,且理由充分:“我出去吃饭,那些老朋友都有网络看微信,就我没有。”

  金福林的女儿则是一名80后白领,每天到家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拿起iPad(平板电脑),往沙发上“葛优躺”。iPad正在播放综艺节目,而她还用手机同时网购。手指在屏幕上刷刷刷,这是每天重复成千上万次的习惯动作。网购的间歇,看微信朋友圈、回复邮件、再瞄几眼视频,一心多用中,似乎什么都没耽误。

  每个晚上,无数这样度过的“手机族”们都觉得收获颇丰:自己一天看完了几个节目,买了好几件物美价廉的东西,回复了几个邮件,甚至还在朋友圈收获十几个点赞,与老友们说了好久的话,又在网上读到有趣的文章和新闻,生活多么充实而丰富……上网几小时,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腾空而起,聪明、富有、灵活,让人陶醉。

  “现在有网络真好。”金福林感慨,“每天可以知道很多信息,交流也方便,一天抵过去一个月。我们年轻时那个年代要是有互联网就好了,感觉以前的人生都浪费了。”

  果真如此吗?

  90后的小林正在攻读人类学博士,看厚厚的学术著作本应成为习惯,但她的感慨大概能令许多“高知分子”感同身受:“我以前看书很容易沉浸其中,长篇大论也可以花上几小时看完。但不知道为什么,现在没法专注。每本书翻上两三页,就心绪不宁,老想着同时找点别的事一起做。深度阅读已经变成费力挣扎。”

  以上两种,基本可以概括互联网阅读的情形。

  正方认为,网络让生活充满各种可能、想象、连接、交互、创新,信息爆炸总比一无所知好。

  反方认为,信息太多未必是件好事。一篇愚蠢的文本获得10+的点击率,意味着10万倍的愚蠢在扩散。另外,网络是多任务切换,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有时很危险。

  当中国网民已经超过6亿,还在指数级增长,回头问一句:它究竟有没有让我们变得浅薄?似乎很有必要。时至今日,部分答案已经有了。

  不堪重负的大脑

  何莉已经回忆不起来,自己一天上网多少小时,手机屏点击了多少次。“上万次点击大概有吧。”她不确定地想了想,同时又不自觉刷了一下手机屏。

  作为一名财务,何莉对数字高度敏感,记忆力也很好,然而被问到刚才看手机时,最近的一篇文章标题和内容是什么?她顿了顿,一下子懵了。很多秒以后,她回忆起一个八卦,再翻阅手机核对时连忙纠正:“哎呀不对,我说成了再上一篇阅读的文章了。”随后两手一摊,笑笑,似乎记错是理所当然。

  在只有纸张的年代,很少有人忘记刚刚看过的内容。互联网改变了印刷文明的阅读习惯,也改变了我们的思考能力。那么,两者的阅读区别究竟在哪儿呢?

  读书其实是一件很累的脑力活动,深度阅读尤其需要训练。

  早期阅读文字时,人的眼睛缓慢移动,在行间停顿,需要搞清逻辑从哪儿开始,到哪儿结束。阅读就像猜谜,整个大脑皮层都被激活。

  渐渐娴熟后,大脑的运转加快,可以毫秒之内识别词义。人类的大脑渐渐能把更多精力投入文本解析中,今天所谓的“深度阅读”才变成了可能。

  深度阅读其实是有难度的。你仿佛置身于旋转世界的静止点上,必须训练自己的大脑对周围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,抵抗从一个感官信号跳到另一个感官信号上的欲望。深度阅读者的大脑,最终形成了集中注意力所需要的“神经连接”。他们能长时间全神贯注,仿佛开辟了另外一方空间,在这片空间中展开联想、推论,形成自己的思想、价值观和深度思考。

  所以,英国心理学家沃恩·贝尔认为:不受干扰地专注于单一任务,是人类心理发展史上的奇迹。“深度阅读”是印刷文明的产物、是从小到大刻意训练的结果。

  而可怕的是,人的大脑会随习惯改变。训练出来的神经连接,一直不用便会弱化。等你想用回来,大脑已经无能为力。

  美国科技作家尼古拉斯·卡尔,在他的普利策奖提名畅销书《浅薄》中提到了大量相关研究,也解释了网络阅读时大脑是什么状态:

  上网时,我们一直在重复一些相同动作,且奇快无比,如敲击键盘、拖动鼠标、点击右键或左键、旋转放大,手指在屏幕上不断划过,点击文章,触摸图标,等等。这样做的时候,大脑的视觉皮层、触觉皮层、听觉皮层一直在发送刺激输入流。

  你能想象吗?无穷无尽的视觉信号在视网膜上闪过:不停闪烁的文字、图片和视频,划线或彩色超链接,变换形状的光标符号,溢出的黑体字,新到的邮件标题,需要一格格填写的网络表格,等待阅读或被删除的弹出式广告和窗口……一切都等待你去点击,静候你去拖动。除了嗅觉和味觉,互联网几乎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感官参与活动,并且是同时参与活动。

  卡尔形容,“我们就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,为了得到营养药丸,坚持不懈地咬动杠杆”。大脑这种超负荷、多任务的状态,最终会让我们失去什么呢?是记忆和理解力。

  不能外包的记忆

  小狼是一名网络写手,中文系毕业。她爱写历史小说,时常引经据典,古诗词信手拈来,常常与文中主角的心声融为一体。

  “我现在很感激小时候,父母强迫我背诵了许多古籍。”小狼解释,小时候背诵的诗词现在记得清清楚楚。每当写作时,她的脑中自动浮出词句,不知不觉就用到小说里。

  然而读大学以来背诵的东西已经记不清了,“尽管互联网上随时都能查到,但是它们不在你的脑海中时,写作不可能主动想到。不记得,就等于不会用。”意识到这一点,小狼最近给自己列了一个背诵单子,希望闲暇时能再多背点。

  许多人以为,网上海量的信息随时可查,很多知识就不用再动脑子记住。这是对人脑的解放,可以让人脑空出容量,去执行更有价值的计算。事实是这样吗?

  神经突触的研究表明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,小狼的感觉才是对的。

  人的大脑有两种记忆方式,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。短期记忆只能记住几小时,甚至几秒。我们对世界的认知,主要以长期记忆的形式储存。长期记忆才是人们理解和领悟的关键,存放其中的不只有事实,还有复杂的概念、图式。

  可以这样说:人类高超的智力,主要来自长期获得的各种图式。

  当一个人无法在长期记忆中巩固一个事实、想法,他是不会释放大脑空间、执行其他功能的。恰恰相反,长期记忆的存量无限大,并不存在“释放空间”这一说。记忆每增加一次,智力就会加强一些。

  而互联网阅读是什么状态呢?卡尔形容,排山倒海的信息就像一个个巨大的信息龙头。每个龙头都喷涌而出,当我们从一个龙头匆匆转向下一个时,龙头里的水就会溢出,大部分只能成为短期记忆,几秒、几小时就忘。你以为自己获得了海量信息,其实它们左耳进右耳出,大多没怎么过脑子。

  同时,多任务还会增加切换成本。每次转移注意力,比如你从观看视频转为点击右下角的邮箱,大脑都要进行自我调试。这些行为加大了脑力消耗,能成为长期记忆的可能再一次减少。

  我们日常上网也有类似的感受:看了一整天信息,好像很有收获,但过几天似乎又难以对别人完整转述。一旦网络阅读没有转为长期记忆,这就意味着:我们的学习能力、理解领悟能力,真的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。

  会退化的神经

  几年前,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教授盖瑞·斯莫尔做了一个实验。他和同事征集了24名志愿者,其中12个是经验丰富的网民,12个是网络新手。他们在互联网上使用搜索引擎时,研究人员对两组人的大脑进行扫描。

  结果,网络老手的大脑活动比新手广泛得多。经验丰富的网民,大脑也发展出与众不同的神经通路。

  更妙的是后面。研究者让网络新手每天上网1小时,6天后再重复实验。新的扫描结果显示,新手原本静止的前额叶大脑皮层,也开始活跃。

  斯莫尔写道:如果我们大脑对每天短短1小时的互联网使用都如此敏感,那我们把更多时间用来上网后,会发生什么情况?

  人的大脑是高度可塑的。经济学家泰勒曾说,如果能够轻易获得信息,我们总是更喜欢简短、片段化、令人愉快的内容。从纸面转到屏幕,改变的不仅是阅读,还有大脑。大脑的神经系统在悄然变化。

  上网时,判断一个链接是否打开,人会稍作停顿,让前额叶大脑皮层进行评估。网络上有如此之多的链接需要评估,大脑负担过重,难以聚精会神。这意味着,网上阅读时,大脑只能牺牲深度,回到单纯的信息解码。

  2007年,有研究者征集了100多名志愿者,一起观看一段国家介绍。一组对象只看到文字,另一组对象还能看到影像。看完之后做测验,回答10个问题。结果纯文本组平均得分7.04,多媒体组平均得分5.98。研究人员得出结论:网络上的多媒体,并不能提高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。

  堪萨斯州立大学也进行过类似研究。让一组大学生观看主持人播报新闻,图片信息不断闪现在屏幕上,文字新闻在屏幕底部滚动。让另一组大学生观看同样的新闻,但去掉了图片和滚动文字。结果,多媒体版的学生能够记住的新闻,明显少于简洁版。

  试想,当这样的浏览网页挤占了读书时间,收发微信挤占了沉思冥想的时间,原本的神经回路会逐渐弱化,大脑会回收闲置不用的神经细胞。我们或许会获得新的技能和视角,同时也会失去旧的技能和视角——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。

  卡尔在书中很忧虑地总结:我们已经抛弃了孤独宁静、一心一意、全神贯注的智力系统,正在彻底颠覆图书好不容易缔造出来的深阅读和神经系统。

  人控制技术,还是技术控制人?

  有一回,姜奇平亲眼见证,邻居家的孩子在玩《植物大战僵尸》游戏时,只用几棵植物同时对付几路并排的僵尸,手眼协调,将大多数僵尸挡在门外。

  当时,作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、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的姜奇平陷入沉思,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:

  我们的教育体制内,哪种教材和考试能让小孩子具备这种快速反应下的手眼协调素质?我从来不反对我的孩子玩游戏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,工业化的现代教育,对高科技下所需要的更原始的大脑功能开发并不足。

  姜奇平还提到,老一代人经常觉得80后、90后很浅薄,不爱思考深刻问题。但是他发现,他们那个年代总是谈论100年、100万平方公里的时空效力下,什么是正确的,却很难正确判断5分钟、50米范围的时空下什么是正确的。80后、90后的浅薄,通过互联网的竞争筛选,化为一种对当下价值的敏感和洞穿。

  “我们是不是要向年轻人学习这种回到事物本身的浅薄?”姜奇平发问,“当然,需要忠告他们的是,浅薄一旦离开了深刻,那就不再是本质直观,而成了照相机和皮球。照相机没有大脑,一按就拍;皮球腹中空空,一拍就跳。”

  支持互联网的国外学者也不少。比如纽约大学数字传媒研究学者克莱·舍基曾提出: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哀悼对深度阅读的向往,它的价值可能自始至终都被高估了。

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育研究专家马克·费德曼,也在演讲时说,传统的学问只是一个古典概念,与现实问题毫无关系。文学已经不是当今社会的结构性力量。对教师和学生而言,彻底摒弃书本世界,转而进入随时随地可以相互连通的网络世界,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。

  其实几个世纪以来,思想家们一直在争论不休。

  社会学家凡勃伦说,技术进步是人类无法控制的独立力量,它对历史的影响之大,被我们低估了。卡尔·马克思也说过,风力磨坊带来了封建地主社会,蒸汽机带来了工业资本家社会。爱默生则说,造物控制了人类。麦克卢汉在《理解媒介》中更是把技术推到极致,认为人类将会变得跟机器并无二致。

  但是,还有另一派观点始终认为,技术是中性的,关键看使用的人怎么想,是人的意志在驾驭技术。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莫名其妙受控于技术工具。明明每天、每个人,都是出于自主意志来决定使用哪些工具,怎么能说人的思维受控于工具呢?

  然而神经可塑性的发现提醒我们,工具有时确实会反过来塑造大脑。影响大脑,也就意味着影响了人的思考和选择。

  不过,大脑结构改变之后,更加适应浅阅读的解码方式,更接近人类的口语时代,即印刷文明之前的状态。这种改变究竟对文明发展是好是坏?至少在人文意义上,没人下得了定论。

  追求机器,还是追求花园?

  裴女士是一名全球500强企业的高管,每到双休日,她会从浦西开2小时车到浦东,就为了学古琴。

  当安静的教室响起丝弦摩擦的声音,不紧不慢,点点入心,她的心弦似乎也随之一松。窗外阳光明媚,映在古琴的一角,此时岁月静好。

  其实古琴初学时特别没劲,曲不成曲,调不成调,很长时间,学员们的弹奏只能发出无意义的擦弦声。但老师说,现在成年人的古琴班远比古筝班火爆,基本都是三四十岁的白领女性。她们不求考级、不求成绩,有些人甚至是“音盲”,人生到了这个阶段,会弹古琴也加不了多少分。

  “学员们大多就是图个放松。现在工作压力太大,心情焦躁。”古琴老师感慨。

  同班的另一位方女士说,除了学古琴安心,她已经坚持3个月双休日断网、不带手机、不乱购物。但是她也坦言,这种状态可能坚持不了太久。“断舍离太难,得找一个世外桃源住一段时间才行。”

  她们这样做,是想慢下来,想对高效运转、永无止歇的生命状态叫停。

  工业革命以来,效率一直都是发展的所有主题。而互联网阅读的本质,也是强调效率,交流的效率、传播的效率、信息的效率。有人说,21世纪的人将会习得通过6种不同媒介,同时进行34场交谈的新技能。似乎听起来很厉害。

 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。追求效率和追求情调,似乎是两条并行不悖的线,一直牵引着文明的发展方向。

  过去几十年来一系列心理学研究揭示,当人在寂静的乡间独坐,被鸟语花香包围,大脑会变得沉着、敏锐、清晰,记性更好。因为此时此刻,大脑终于放松,不用再为源源不断的分神刺激而加重负担。

  可惜,互联网上没有远山空思,只有喧嚣刺激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心理学家最近还发现,人的高级情感来自天生缓慢的神经过程。理解他人,感受他人的心理和道德是需要时间的。比如说同情心,就需要一颗缓和的大脑。

  我们尚不能说,互联网的阅读刺激会降低人类的道德感,那样还太武断。但是这种昼夜不停追求更多信息、更高效率、更快刷新的节奏,迟早会让人的大脑难以负荷,心情变得暴躁、焦虑、分神,犹如失控的机器,这已经毋庸置疑。

  有学者曾经形容,人类的理想可以概括为两样东西:机器和花园。它们分别代表人对工业理性的向往,和对浪漫情感的向往。古琴班的白领们可以刻意追求断舍离、慢生活。那未来的网民们,说不定终有一天也愿意慢下脚步,去刻意寻求心无旁骛的深度阅读、去重新恢复专注、深入思考的训练。

  网络阅读

  我们尚不能说,互联网的阅读刺激会降低人类的道德感,那样还太武断。但是这种昼夜不停追求更多信息、更高效率、更快刷新的节奏,迟早会让人的大脑难以负荷,心情变得暴躁、焦虑、分神,犹如失控的机器,这已经毋庸置疑。

版权所有: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

联系方式:中国陕西咸阳文汇路12号 邮政编码:712000     电话:029331521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