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究竟发生了什么,才造就出独一无二的人类?语言、社会、道德、情感、艺术、意识……这些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吗?开创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著名思想家加扎尼加被誉为“脑科学界的斯蒂芬•霍金”。他集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,对人类本质进行了一场细致而深入的解剖,将人类引以为豪的大脑中的各种功能一一道来,试图找到让我们变得与祖先截然不同,成为会思考、有感情的人类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说,遍布人类社会的骗子与八卦,就是人类独有技能的产物。

人们识别骗子的能力如何?
埃克曼研究了人们觉察骗子的能力,结果不甚乐观。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样,哪怕他们觉得自己还不错(又一次自欺)。他们的成功率跟随机猜测是一样的。不过,他也找到了一些擅长此事的专业人士:秘密特工最棒,其次是一些心理治疗师。他总计测试了1.2万人,其中仅有20人是天生的测谎仪!读取面部表情的一个固有问题是,人能读取情绪,但并不一定能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,因此有可能会曲解它。
当然,并非所有的欺骗都不怀好意。出于礼貌,人们往往会在自己并不喜欢的时候表现得很喜欢,比如恭维你鱼做得好吃,而事实上快要吐了。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小谎言。
人们会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表情,但埃克曼却发现了因为试图掩饰情绪所带来的微表情。大多数人看不到,但你可以学会辨认它们。假装出来的表情也很难辨认,比如假笑:真笑主要涉及两块肌肉的活动,颧肌拉动嘴角向上,外侧眼轮匝肌拉动两颊向上,形成眼角的鱼尾纹,同时还把眉毛外侧往下拉。外侧眼轮匝肌不受随意控制,所以假笑时,哪怕颧肌拉动面颊形成鱼尾纹,眉毛外侧也不会向下垂。

我们为什么难以察觉说谎者?
说谎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,难道就没进化出个检测机制么? 埃克曼提出了几点解释。
首先,他认为在我们的进化环境中,说谎并不太常见,因为当时的机会不怎么多。人们不遮不掩地生活在群体当中。由于没有隐私,察觉说谎很容易,而且直接观察行为就能发现,用不着去判断对方的态度。
其次,被揭穿的谎言会带来坏名声。今天,我们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。说谎的机会比比皆是,而且我们住在自家的房子里。你可以逃脱谎言带来的坏名声,比如换工作、换城市、换国家,甚至换伴侣,尽管有可能代价不菲。
另外,我们还没有进化到能通过态度识别谎言的地步。那么,既然我们没有这种天生的能力,为什么也没有习得如何识别它们呢?或许是因为父母教我们别去识别他们的谎话。或许,我们自己也宁肯不去抓出谎话精,因为怀疑会令我们难以建立和维持关系。
但或许问题出在人类稍后才进化出来的语言上。理解和阐释语言是一项耗费大量认知能量的有意识活动。倘若我们全神贯注地倾听,而不是让视觉感知和声音线索通过感觉登记进入我们的意识大脑,有可能反倒降低了自己的探测灵敏度。是社会训练教会了我们不要去察知欺骗吗?我们是否重新阐释了眼睛真正看到的东西?看来,要做的工作还多着呢。
好了,我们对自己说谎,并且难以辨别其他的说谎者。对你的八卦交流追求而言,这不是什么好消息。但你至少可以留心眉毛,还可以知道同事们并不善于洞穿你的谎言,除非办公室里风声太紧,叫你有点过分紧张。
为什么人类天生爱八卦?
当我们的祖先还是猴子时,就开始八卦了
利物浦大学人类学家罗宾 • 邓巴认为,人类的流言蜚语,相当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性理毛。灵长类动物要花大量时间在身体整饰上,理毛时间最长的灵长动物是黑猩猩:它们有 20% 的时间都用在这件事上。(果然,智商高的动物都发展了八卦技能么)
在原始人类进化的某个阶段,随着群体变大,个体需要为越来越多的其他人理毛,以便维持自己在这个较大群体中的关系。理毛时间占用了觅食所需的时间。邓巴认为,语言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。一旦语言开始替代理毛,人就能够在做其他事情(觅食、行进和吃东西)的同时“理毛”,也就是传流言。

1
然而,语言也是一把双刃剑。语言的优势在于,你可以同时给几个人“理毛”,也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网络里获取和提供信息。它的缺点则是你容易上骗子的当,因为语言添加了一个新的维度:说谎。
但语言也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。朋友可能会警告你说,先前他跟某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。随着社会群体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分散, 追踪骗子和搭便车占小便宜的人变得越来越难了。流言蜚语或许是部分地作为一种控制懒鬼的方式进化出来的。 (所以八卦有利于阻击骗子…)
我们每天都在八卦什么?
多项研究发现,平均而言,人类80%的清醒时间都是在他人的陪伴下度过的。我们平均每天花 6~12 个小时交谈,其中大部分是跟认识的人一对一地交谈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• 埃姆勒考察了谈话的内容,80%~90%的谈话都是关于具体的、认识的人的,也就是说,都是闲言碎语。非关个人的主题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。

1
(日常交谈的80%~90%其实都是八卦)
不光杂货店里的偶然闲聊是这样,大学里、公司午餐时同样如此。你或许认为全球政治巨头们在午餐时讨论、解决的是世界问题,但其实 90% 的时间都聊的是鲍勃的高尔夫球、比尔的新保时捷和新秘书。要是你觉得这个统计数字太过夸张,不妨想想自己无意中听到的那些讨厌的电话粥。你听到过邻座或邻排有人在聊亚里士多德、量子理论或者巴尔扎克吗? (好像确实没有…)
其他的研究显示,三分之二的对话内容是自我表露。当然, 11% 跟心理状态(我岳母都快把我给逼疯了)或身体状态(我真的很想去抽脂)有关。剩下的则跟偏好(我知道这有点疯狂, 可我真的喜欢洛杉矶)、计划(我星期五要去锻炼),还有说得最多的行动(我昨天把他给炒掉了)有关。事实上,做了什么事儿是有关他人谈话中最大的一类。
论八卦,男人比女人更自恋
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幸福的心理学家乔纳森• 海特写道:“流言蜚语是警察,也是教师。没有它,就会出现混乱和无知。”说闲话的不光是女性,只不过这么做的男性爱把它说成是“交流信息”或“结交网络”。(呵呵,其实男的更爱八卦吧)

1
只有当女性在场的时候,男性说闲话的时间才比女性少。这时更高级的话题会占总讨论时间的 15%~20%。男女碎嘴的唯一区别在于,男性会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谈自己(我敢打赌,我钓到的那条鱼足足有 20 斤重),而女性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谈自己,她们对别人更感兴趣(我敢打赌,上次我见到她的时候,她足足重了20斤)。 所以,男人其实更自恋~哈哈~
八卦一下,有益身心
流言蜚语名声不佳,但研究它的科学工作者却发现,它不仅是一个普遍现象,而且是有益的:它是我们学习在社会中生活的途径。
流言蜚语在社会上发挥着许多作用:它促进了闲聊伙伴之间的关系,满足了对独特团体的归属和接纳需求,提炼了信息,建立了名声(好坏皆有),维护和强化了社会规范,使得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对比进行自我评估。它可能提高了当事者在团体中的地位,也可能只是为了单纯的娱乐。流言蜚语允许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,寻求建议,表示赞成或反对。所以,湛庐君要说,八卦一下,有益身心哦。
作为人类的一份子,你是否想了解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究竟发生了什么,才造就出独一无二的人类?语言、社会、道德、情感、艺术、意识……这些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吗?(包括八卦~)

本文摘自[美]迈克尔·加扎尼加(Michael S. Gazzaniga)《人类的荣耀》,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图书品牌:湛庐文化。